summary refs log tree commit diff
path: root/_data/ai-cache.json
diff options
context:
space:
mode:
Diffstat (limited to '_data/ai-cache.json')
-rw-r--r--_data/ai-cache.json3
1 files changed, 2 insertions, 1 deletions
diff --git a/_data/ai-cache.json b/_data/ai-cache.json
index 32c4a2b..b04767a 100644
--- a/_data/ai-cache.json
+++ b/_data/ai-cache.json
@@ -162,5 +162,6 @@
     "/2025/04/04/search.html": "这篇文章记录了作者对博客搜索功能进行优化的过程。起因是作者在搜索使用同样模板的博客时,发现许多结果是简历或作品集,而非博客。作者通过搜索关键词和标签,受到其他博主的启发,决定改进搜索功能,使其能够筛选出带有特定标签的文章,并添加了高亮关键词的标记。此外,作者还实现了随机跳转文章、文章标题锚链接以及链接到原始Markdown文件等功能,强调了博客代码和网站功能对于展示个人技术的重要性。整个过程中,作者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同时,也表达了对自我创新和个性化网站设计的重视。",
     "/2025/04/08/feed.html": "这篇文章讲述了作者如何利用AI编写JavaScript代码,实现一个功能:在鼠标悬停在博客链接上时,通过RSS/Atom源预览链接的最新文章,且只显示标题和时间。过程中提到了跨域问题的解决方案(CORS代理),以及AI在编写代码时遇到的挑战,如遍历订阅源路径的效率问题和XSS安全风险,最终作者通过DeepSeek检查和修改确保了代码的可靠性。作者对AI自动编写代码的体验表示既方便又有趣,但也强调了人工监督在确保代码质量上的必要性。",
     "/2025/04/22/ai-limit.html": "这篇文章主要探讨了作者对人工智能尤其是LLM(Large Language Models)在文本生成、超长文本分析和文章理解能力的观察。作者通过实例,如GPT-4的画图能力、AI在长文本处理上的局限、以及尝试使用AI进行文章分析和摘要的失败,揭示了LLM在处理大量信息和复杂逻辑代码时的上下文长度限制。作者认为这限制了AI的全局理解和替代人类的能力,但也提出了如果AI能自我调整权重以处理更长的上下文,可能有助于突破这一局限。此外,作者还分享了自己博客的内容和技术探索,展现了独立思考和对技术伦理的关注。",
-    "/2025/05/07/mac-studio.html": "本文作者分享了Mac Studio M3 Ultra的使用体验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:\n\n1.  **远程使用体验:** macOS远程配置简单,支持高性能屏幕共享模式,但对网络要求高。\n2.  **LLM体验:** 尝试了Xinference和LM Studio框架,前者存在问题,后者性能较好,但遇到DeepSeek模型输出问题。测试了Qwen3模型,在部分任务上表现优于DeepSeek-R1。\n3.  **模型对比:** Qwen3在生成流程图方面不如DeepSeek-R1。\n4.  **UTM虚拟机测试:** 在Mac Studio上使用VZ框架安装Windows失败;Asahi Linux不支持M3 Ultra,测试也未成功。\n5.  **总结:** Mac Studio M3 Ultra的512GB内存性能强大,本地跑LLM速度快,但作者并无其他高性能需求,觉得有些浪费。"
+    "/2025/05/07/mac-studio.html": "本文作者分享了Mac Studio M3 Ultra的使用体验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:\n\n1.  **远程使用体验:** macOS远程配置简单,支持高性能屏幕共享模式,但对网络要求高。\n2.  **LLM体验:** 尝试了Xinference和LM Studio框架,前者存在问题,后者性能较好,但遇到DeepSeek模型输出问题。测试了Qwen3模型,在部分任务上表现优于DeepSeek-R1。\n3.  **模型对比:** Qwen3在生成流程图方面不如DeepSeek-R1。\n4.  **UTM虚拟机测试:** 在Mac Studio上使用VZ框架安装Windows失败;Asahi Linux不支持M3 Ultra,测试也未成功。\n5.  **总结:** Mac Studio M3 Ultra的512GB内存性能强大,本地跑LLM速度快,但作者并无其他高性能需求,觉得有些浪费。",
+    "/2025/06/02/optimize.html": "这篇文章记录了作者对博客进行的一系列修改和优化过程。主要改进包括:1)接受AI建议优化博客搜索功能和链接样式,解决鼠标悬停问题;2)调整字号、行高和布局,改为百分比布局以提高大屏幕体验;3)增加分段和首行缩进,改善阅读性;4)处理Gitalk评论授权问题,提供跳转到GitHub评论的选项;5)考虑了IE8的兼容性,如使用 Respond.js、XDR请求和调整搜索功能;6)增加了对Atom、RSS和JSONFeed的支持,以及网页快讯功能;7)对IndieWeb的支持,如添加个人身份识别和发布内容的微格式标记。作者在优化过程中注重了传统和现代技术的结合,以及对不同平台和浏览器兼容性的考虑。"
 }
\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